体制内压力越大,提拔越快!
体制内压力越大,提拔越快!前几日,亲戚家在国企工作的小兄弟问我:前段时间单位人事调整。我分配在安全生产岗,天天要抓安全,压力实在太大了,要不要找领导调岗?” 我说:“你这么年轻,压力不算坏事啊,为啥要找领导调岗呢?”他苦笑着说:“我们单位,搞项目的才是出彩的。搞安全生产的,干得好,没人知道,如果出事,要被问责”。 我笑着说:“我不是这样看。”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聊的话题。体制内,你如果感觉压力很大,究竟要不要申请调整岗位? 第一、体制内压力大的岗位,提拔不拥挤。 比如,大家最常见的综合材料岗。很多人,甚至很多自媒体文章,都把材料岗看成“坑”岗位,唯恐避之不及。所以,你发现很少人去抢这个岗位的。 这就意味着,只要你在材料岗坚持下来,晋升是水到渠成的事。因为你周围没有竞争对手。 据我的观察,体制内也有“吸引力法则”:一个人越抗压,他就越可能会被调整到有压力的岗位。一个人越脆弱,他就越可能被安排到轻松的岗位。最后,人群的分布,会符合一个组织体最为低熵的状态。这是人性的趋利避害和管理的成本导致的。所以,只要你能熬,你就会流动到压力岗位,一个不拥挤的岗位。 第二、压力大的岗位,一定是领导关注的岗位。这小兄弟,之所以想调整岗位,是因为他觉得领导看不到他的工作。这个是他误解的地方。压力大的岗位,一般容错率低。像安全生产工作,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。即所谓,一票否决制。 对于安全生产,领导绝对不敢马虎,一定是把他认为靠谱的人安排到这个部门任职。而我的这位国企小兄弟,他恰好就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任副职。所以,领导是一定关注到他的。听完我的这个解读,国企小兄弟豁然开朗。领导不是看不到你,只是他不说罢了。 第三,压力大的岗位,更容易增长才干,形成竞争的“护城河”。 压力大的岗位,通常是单位的核心岗位,或者关键岗位。而一个单位的领导,通常从这些岗位中产生。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,必须由兼具抗压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人来引领。 至于业务能力,就更不用说了。在核心岗位时间越长,就越能积累竞争力,最后慢慢形成“护城河”。即使别人想插足替代你,领导也不敢不愿轻易换人。 总而言之,在体制内,压力大不是一件坏事。只要扛得住,提拔晋升的竞争力就越大。今后成为部门核心成员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#为人处世 #认知 #职场 #体制内 #智慧 #女性成长